贊助商鏈接 |
597苗木求購信息網(wǎng)2011年2月28日訊: 銀杏是著名藥用植物,白果入藥,在中國的唐代(公元618一907年)即已有所記載(中國果樹志·銀杏卷,1993),自宋、元之下,歷代醫(yī)學(xué)家研究更多。元代李果(又名李東垣)(1180一1251年)在其《食物本草》首載了銀杏。但目前很多醫(yī)藥文獻均以《日用本草》作為銀杏首載。經(jīng)查歷史文獻《日用本草》為吳瑞所著,吳瑞的生卒年代不詳,僅知其在1328年曾任浙江海寧縣醫(yī)學(xué)教授。李呆約早于吳瑞100多年,據(jù)此,銀杏應(yīng)始于《食物本草》。明代李時珍謂:銀杏“原生江南,葉似鴨掌故名鴨腳,宋初人貢,改為銀杏,因其形似小杏而核色白也,今名白果。”銀杏用于治病,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已詳細記載,并附有偏方17個之多。他認為銀杏“益脾氣,定喘咳,縮小便。”明代江蘇、四川、山東等地曾出現(xiàn)用白果炮制的中藥用于臨床。在《永類鈴方》、《救急易方》、《本草便談》、《醫(yī)林要集》、《本草再新》、《醫(yī)學(xué)人門》等醫(yī)藥書中總結(jié)了民間很多用白果治病的土方和驗方。古今醫(yī)藥界都認為白果仁的性味為甘、苦、澀、平,有毒。《飲膳正要》載:“甘、苦”!兜崮媳静荨分^:“甘、平、寒”!毒V目》記述:“甘、苦、澀、平,
熟食小苦、微甘、溫,有小毒”。《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載:“甘、苦、澀、平;有毒”!蛾兾髦兴幹尽份d:“甘、苦、平、澀;有毒”!逗纤幬镏尽酚浭:“微苦、澀、平,有毒。”《安徽中藥志》謂:“甘、苦、澀平,有毒。”《福建藥物志》述:“微甘、苦、平,有毒。”《中華藥!分^:“甘、苦、平、澀”并“人肺、胃二經(jīng)”。而《綱目》載為:“人肺經(jīng)”!侗静輩R言》謂:“人手太陰、太陽經(jīng)”!侗静菰傩隆酚浭:
“人心、肺、’腎三經(jīng)”。199()年《藥典)載為“歸肺經(jīng)”。(青海中草藥手冊》載:“人肺、胃經(jīng)”。《中藥大辭典》謂曰:“入肺、腎經(jīng)”。
《中華臨床中藥學(xué)》(下冊))則認為:“主歸肺、腎經(jīng)”。
銀杏葉最早出自(本草品匯精要)(1505年)。異名有白巢葉((滇南本草)1465一1488年)。銀杏葉作為藥用始于明代,大約在1436年以后才知道葉子外用對皮膚病、雀斑有療效,到1505年醫(yī)藥古書中才載有銀杏葉可以內(nèi)服,治療瀉痢等癥。明代以后至今,對銀杏葉的功效,又有較大的補充和發(fā)展。但對銀杏葉性味看法略有不同,《本草品匯精要》謂:“味甘苦澀,性平。益心斂肺,化痰止瀉。治胸悶痛,心悸怔仲”。《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77年版)》載為:“甘、苦、澀、平”!度珖胁菟巺R編》載:“微苦,平”。《中藥志》記述:“甘、苦、平、澀。”《湖南中藥志》認為:“微苦、澀,平”!吨刑捍筠o典(中藥分冊)》記載:“苦、澀、平”!吨腥A藥海》謂日:“人肺、脾、胃三經(jīng)”。《中華臨床中藥學(xué)》對銀杏與銀杏葉功效比較后認為:“兩者性味、功效基本相同,均為甘、苦、澀、平。功效也均斂肺平喘,澀腸止瀉。但銀杏葉之收澀作用較弱,且有較好的活血止痛之功,主治胸悶心痛之癥,并認為銀杏葉之性味主歸心、肺、大腸經(jīng),而銀杏主歸肺、腎經(jīng),雖有謂其歸心、手太陽經(jīng)者,因本品主治甚廣,并不限于肺、腎,故后者相對為次要。”
目前,對銀杏根的藥性研究較少,一般認為性味為甘、平。
《重慶草藥》載:“甘、溫,平。”《新華本草綱目》謂日:“甘、微平。”
《中華藥!份d為“甘、溫,人肝、腎二經(jīng)”。
隨著對銀杏及銀杏葉的藥化和藥理的研究不斷深人,臨床應(yīng)用的不斷擴大,白果和銀杏葉的利用越來越廣泛。將白果、銀杏葉、根與其它藥物相配伍制成的湯、散、膏、丸劑,日益增多。近幾年來,隨著醫(yī)藥工業(yè)的發(fā)展,又陸續(xù)有各種片劑、口服液和針劑投放市場,廣泛用于臨床,并越來越受到患者的青睞。
銀杏不僅能治療人的疾病,而且在獸醫(yī)臨床上也有不少傳統(tǒng)藥方,為家畜疾病防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利用銀杏外種皮浸提液防治農(nóng)、林病蟲害,也越來越受到重視。 苗木求購信息
熟食小苦、微甘、溫,有小毒”。《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載:“甘、苦、澀、平;有毒”!蛾兾髦兴幹尽份d:“甘、苦、平、澀;有毒”!逗纤幬镏尽酚浭:“微苦、澀、平,有毒。”《安徽中藥志》謂:“甘、苦、澀平,有毒。”《福建藥物志》述:“微甘、苦、平,有毒。”《中華藥!分^:“甘、苦、平、澀”并“人肺、胃二經(jīng)”。而《綱目》載為:“人肺經(jīng)”!侗静輩R言》謂:“人手太陰、太陽經(jīng)”!侗静菰傩隆酚浭:
“人心、肺、’腎三經(jīng)”。199()年《藥典)載為“歸肺經(jīng)”。(青海中草藥手冊》載:“人肺、胃經(jīng)”。《中藥大辭典》謂曰:“入肺、腎經(jīng)”。
《中華臨床中藥學(xué)》(下冊))則認為:“主歸肺、腎經(jīng)”。
銀杏葉最早出自(本草品匯精要)(1505年)。異名有白巢葉((滇南本草)1465一1488年)。銀杏葉作為藥用始于明代,大約在1436年以后才知道葉子外用對皮膚病、雀斑有療效,到1505年醫(yī)藥古書中才載有銀杏葉可以內(nèi)服,治療瀉痢等癥。明代以后至今,對銀杏葉的功效,又有較大的補充和發(fā)展。但對銀杏葉性味看法略有不同,《本草品匯精要》謂:“味甘苦澀,性平。益心斂肺,化痰止瀉。治胸悶痛,心悸怔仲”。《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77年版)》載為:“甘、苦、澀、平”!度珖胁菟巺R編》載:“微苦,平”。《中藥志》記述:“甘、苦、平、澀。”《湖南中藥志》認為:“微苦、澀,平”!吨刑捍筠o典(中藥分冊)》記載:“苦、澀、平”!吨腥A藥海》謂日:“人肺、脾、胃三經(jīng)”。《中華臨床中藥學(xué)》對銀杏與銀杏葉功效比較后認為:“兩者性味、功效基本相同,均為甘、苦、澀、平。功效也均斂肺平喘,澀腸止瀉。但銀杏葉之收澀作用較弱,且有較好的活血止痛之功,主治胸悶心痛之癥,并認為銀杏葉之性味主歸心、肺、大腸經(jīng),而銀杏主歸肺、腎經(jīng),雖有謂其歸心、手太陽經(jīng)者,因本品主治甚廣,并不限于肺、腎,故后者相對為次要。”
目前,對銀杏根的藥性研究較少,一般認為性味為甘、平。
《重慶草藥》載:“甘、溫,平。”《新華本草綱目》謂日:“甘、微平。”
《中華藥!份d為“甘、溫,人肝、腎二經(jīng)”。
隨著對銀杏及銀杏葉的藥化和藥理的研究不斷深人,臨床應(yīng)用的不斷擴大,白果和銀杏葉的利用越來越廣泛。將白果、銀杏葉、根與其它藥物相配伍制成的湯、散、膏、丸劑,日益增多。近幾年來,隨著醫(yī)藥工業(yè)的發(fā)展,又陸續(xù)有各種片劑、口服液和針劑投放市場,廣泛用于臨床,并越來越受到患者的青睞。
銀杏不僅能治療人的疾病,而且在獸醫(yī)臨床上也有不少傳統(tǒng)藥方,為家畜疾病防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利用銀杏外種皮浸提液防治農(nóng)、林病蟲害,也越來越受到重視。 苗木求購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