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鏈接 |
(一)栽植前的準備
在栽植前應配制適合苗木生長發(fā)育所需的培養(yǎng)土。根據(jù)所栽苗木的大小、習性、發(fā)育階段和 現(xiàn)有的生產條件選擇合適的容器,要避免大容器栽小苗或小容器栽大苗。栽培用盆常用通氣性 能較好的容器,如素燒盆、木盆等,上市用盆選用美觀的塑料盆、瓷盆等。
(二)上盆
上盆是選擇適應規(guī)格的花盆,用一塊碎盆片、窗紗等物蓋于盆底排水口上,凹面向下,然后在
盆底填入一層粗粒培養(yǎng)土或碎瓦片、煤渣、沙礫等,作排水物,上面再填一層培養(yǎng)土,以待植苗。
栽植球根花卉時,應先填入排水層和基質(基質土面與盆口應保留1.5 000,然后用手或其 他物體開穴,將球根栽入穴中,壓實,栽人深度以能見到頂尖部位為宜。
塑料袋作容器時,一般不在底部填上排水層,而是直接裝人基質,將裝好基質的塑料袋排放
大型容器栽培大苗時,一般也不填排水層,栽植前先在容器底部填入一層土壤,然后放苗入
苗木種植完畢后應立即澆水,水要灌足,一般連續(xù)澆兩次,水從排水孔中流出時停止?jié)菜?/span>
(三)排盆
苗木上盆后,要根據(jù)各種具體情況擺放容器。有條件時應設立遮陽和冬季保護設施。
喜光苗木應擺放在陽光充足處,擺放密度應小一些;中性、陰性苗木應分別排放在半陰、陰蔽
容器的排放要整齊、美觀,密度要合理,中間留出步道,便于管理和操作。
(四)栽后管理
1.施肥
施肥可根據(jù)植株的生長發(fā)育時期,分別采用施基肥、追肥和葉面施肥等方法,補充養(yǎng)分,滿足
(1)基肥:一般上盆及換盆時常施以基肥。常用基肥主要有餅肥、牛糞、雞糞、蹄片等,基肥 施入量不應超過盆土總量的20%,可與培養(yǎng)土混合后均勻施入。蹄片因分解緩慢可放于盆底或 盆土四周。
(2)追肥:追肥以薄肥勤施為原則,一般一年追肥3〜4次。落葉種類在晚秋落葉至早春萌 芽前,常綠種類在旺盛生長前;苗木旺盛生長期間追肥1〜2次;最后一次追肥于8~9月份進行。
通常以漚制好的餅肥、油渣為主,也可用化肥或微量元素追施或葉面噴施。盆栽苗木的用肥 應合理配施,否則易發(fā)生營養(yǎng)缺乏癥。觀葉苗木不能缺氮;觀莖苗木不能缺鉀;觀花和觀果苗木 不能缺磷。觀葉苗木、幼年期苗木、莖葉發(fā)育期的觀花苗木應多施氮肥,花芽分化期、孕蕾期、開 花期的花木應多施磷鉀肥。
葉面追施時有機液肥的質量分數(shù)不宜超過5%,化肥的施用質量分數(shù)一般不超過0. 3%,微 量元素質量分數(shù)不超過0. 05%。
追肥方法可用澆施(將肥料先溶于水,再用噴壺將肥液直接澆入基質中)、穴施(在靠近容器
澆水
盆栽苗木的水分管理是容器栽培的關鍵技術措施之一。澆水應遵循“不干不澆、見干就澆、 澆則澆透,透而不漏”的原則,避免“半截水”。
澆水次數(shù)、澆水時間和澆水量應根據(jù)苗木種類、不同生育階段、自然氣象因子、培養(yǎng)土性狀等
條件靈活掌握。
要掌握不同苗木的需水特性,因“樹”因“花”合理澆水。蕨類苗木、天南星科、秋海棠類等喜 濕苗木要多澆;仙人掌類等旱生苗木要少澆。有些苗木對水分特別敏感,若澆水不慎會影響生長 和開花,甚至導致死亡。如大巖桐、蒲包花、秋海棠的葉片淋水后容易腐爛;仙客來球莖頂部葉 芽、非洲菊的花芽等淋水會腐爛而枯萎;蘭科苗木、牡丹等分株后,如灌水也會腐爛。因此,對澆 水有特殊要求的苗木應和其他苗木分開擺放,以便澆水時區(qū)別對待。
同一苗木在不同的生長階段需水狀況不一樣。進入休眠期時,應依種類的不同而減少或停 止?jié)菜粡男菝咂谵D入生長期,澆水量須逐漸增加;生長旺盛時期,要多澆,開花期前和結實期少 澆,盛花期適當多澆。
不同的季節(jié),苗木的澆水量不同。春季,天氣轉曖,苗木開始生長,澆水量要逐漸增加,草花 1〜2天澆水1次,花木3〜4天澆水1次;夏季,溫度較高,苗木處于生長旺盛期,蒸騰量大,宜多 澆水,每天早晚各澆一次;秋季,溫度逐漸下降,苗木生長轉緩,澆水量可適當減少,但南方常處于 秋老虎時期,還需經常澆水;冬季,控制澆水。
夏季澆水以清晨和傍晚為宜,冬季以上午10時以后為宜。
隨著設施條件和生產技術的改善,噴灌、滴灌已越來越多地應用于盆栽生產,利用微霧噴灌
松盆
相當于露地栽培中的松土除草,也稱扦盆。不斷的澆水管理,常使營養(yǎng)土表面板結,有時還 伴生青苔,影響栽培基質的通氣透水性能,抑制苗木生長。扦盆技術較為簡單,可用竹片、小鐵耙 等器具疏松盆面營養(yǎng)土,同時清除表面雜草、青苔等物。 ^
整形修剪
有些盆栽苗木在生長過程中,需要進行適當?shù)恼涡藜簦缯、摘芽、剪枝等,使各類苗?/span> 朝栽培者所希望的方向發(fā)展。通過整形修剪,或形成枝葉繁茂、形態(tài)渾圓豐滿的冠形,或形成粗 壯挺拔的主干,或使花木的花朵大而美麗。
5.支撐
一些容器栽培的高干苗木、纏繞苗木以及特殊花木等要用支柱支撐,以免被風吹倒,防止晃 動植株傷及根系和折斷枝條。有的苗木通過支撐還可以起到整枝造型的作用,如三角花、蝴蝶蘭 等。
盆栽苗木的支撐常有以下幾種形式
6.轉盆
轉盆是為了防止苗木偏向一方生長,破壞勻稱圓整的株形,每隔一定時間后,轉換花盆方向 的方法。在單面溫室中或室內近窗口處擺放的容器苗木、排放密度較大的邊緣盆栽苗木,如果擺 放時間過長,植株會偏向光線投入的方向而向一側傾斜。因此,為防止苗木偏向生長,造成偏冠 現(xiàn)象,應每隔一定的時間,將苗木作180。的轉向。一般每隔20〜30天在原地轉動一次。具體轉 向時間應根據(jù)苗木的生長速度而定,生長快的苗木間隔時間應短一些,反之可以適當延長。如果 盆栽苗木在生長過程中,受到各方的光線照射都比較均勻,或苗木無明顯的偏冠現(xiàn)象,可以不進 行轉向處理。但是,長期不移動,根系有扎人盆下土壤可能時,即使不作轉向處理,也應移動排放 位置。
7.倒盆
倒盆是為使盆栽苗木生長均勻一致,經常調動花盆的位置,將生長旺盛的植株移到條件較差 的部位,而將較差部位的盆栽苗木移到條件較好的部位,調整其生長。通常倒盆與轉盆同時進
下列兩種情況需要進行倒盆:
盆栽苗木經過一段時間的生長,株幅增大造成株間擁擠,此時如不及時倒盆,會因通風 透光不良導致病蟲害和植株徒長;
在大棚溫室中,擺放在不同位置的盆栽苗木因受到的光照、通風、溫度等環(huán)境因子不同, 生長出現(xiàn)差異,倒盆可使盆栽苗木生長一致。
8.換盆 苗木求購信息
換盆是把植株從較小的容器中倒出,轉入較大的容器中栽植的方法(如果只換掉大部分舊
換盆條件
①隨著生長發(fā)育,植株逐漸長高長大,原有的容器不能滿足其生長的需要,生長受到限制, 根群在盆內無伸展的余地,相互盤疊,或一部分根系自排水孔中穿出或露出土面。此時應及時由 小盆轉入大盆,擴大根系生長空間;
②植株在老盆中生長時間過長,盆中的栽培基質物理性質變劣,養(yǎng)分貧乏,或基質被老根充 滿,植株的吸收能力下降,或老盆已經老化、損壞,此時需要換盆,修整根系,更新基質,更換
更換次數(shù):隨著盆栽苗木的生長,應該逐步由小盆向大盆轉移,但不宜一次性換人過大 的容器中。溫室一二年生花卉生長迅速,一般到開花前換盆2〜4次;宿根花卉多一年換盆一次; 木本花木2~3年換盆一次。具體換盆間隔時間應根據(jù)苗木種類和各種環(huán)境因素而定。
換盆時間:宿根花卉和木本花木可在秋季生長即將停止時進行,或在春季生長開始前進 行。常綠苗木也可在雨季換盆。在栽培設施比較完善的地方,只要條件許可,可以根據(jù)需要隨時 換盆,但花芽形成或花朵盛開時除外。
換盆方法:先將植株從原來的容器中取出(脫盆)。脫盆時,應按住植株的基部,將盆提 起倒置,并輕磕盆邊,取出土球。對于較大的花木,可將盆側放,雙手握住植株基部,用腳輕踹盆 邊,將土球取出。
對于木本花卉,土球取出后,應適當切除原土球,切除部分一般不超過原土球的1/3,并剪去 裸露的老根、病殘根,適當修剪枝葉,然后再植人新的容器中。
對于換盆困難的大型容器,一般先將容器吊放在高臺上,然后用繩子分別捆住植株的莖基部 和干的中部,將植株輕吊起,使容器傾斜,慢慢扣出容器。處理土球后,用新基質和植株重新栽放 人容器中,最后立起容器,壓實澆水。
換盆后的管理:換盆后,應立即澆透水,以后以保持土壤濕潤為宜。由于換盆時根系受 傷,吸水能力減弱,如果澆水過多,易使根部傷處腐爛。待新根長出后逐漸加大澆水量。換盆后 如果陽光照射強烈,應該適當遮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