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鏈接 |
但是,花木經濟繁花似錦的同時,也給四明山造成了嚴重的水土流失。近年來當地實施退花還林,失去了傳統(tǒng)支柱產業(yè)的溪口花農面臨收入斷檔的困局。紅楓、櫻花、海棠,這滿山的花海都是當地村民精心栽培的。溪口鎮(zhèn)55個自然村,九成以上農民以花木為生。東姜坑村花農滕忠芳種了二十畝花木,以前行情好,一年賺三十萬不是問題,這兩年市場不景氣,老滕的收入不到以前的六分之一。
即使價格再賤,老滕也希望這些花木盡快脫手。老滕種植花木的四明山是寧波市唯一的生態(tài)屏障,十多年來,由于大批村民開山毀林種花木,每年花木帶走的泥球在萬噸以上,土層越來越薄,山區(qū)的地質災害也越來越多。近年來,寧波市開始實施四明山“退花還林”,規(guī)定25度斜坡以上不得新栽花木,明年年底以后,老滕的全部花木要改種生態(tài)公益林。
花木不值錢了,花木飯也吃不久了,當地農民的收入從哪里來?這成了當地干部面前的一道難題。
補上農民收入的短板,產業(yè)轉型是關鍵。村干部們琢磨著,東姜坑村地理位置好,就在景區(qū)附近,山上的花木又是現(xiàn)成的風景,變花木經濟為山水經濟,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村里盤算,只要流轉出一千畝土地,種上薰衣草、石榴、木槿等特色花海,一年四季都有獨特的景觀?苫êU嬉闫饋恚瑔瓮恋亓鬓D的費用就吃不消,一畝地的流轉成本高達上萬元,村集體經濟只剩四萬多元,近千萬元的啟動資金哪里來?除了爭取市里的專項補助資金,村干部想說服村民用土地入股,可村民們卻有自己的顧慮。
一番討論下來,只有三分之一的村民同意入股,大部分還在觀望。為了打消大家的疑慮,村里試種了50畝薰衣草,等七月開花的時候檢驗人氣,當地政府還幫忙注冊了“四明花海”商標,目前村里正著手制定旅游發(fā)展規(guī)劃。就在東姜坑村積極引導村民搞鄉(xiāng)村旅游的時候,臨近的巖坑村花農已主動轉型種上了車厘子,去年二十顆大苗掛果近千斤。畝產效益超過7萬元,村里其他花農紛紛跟種。
從“苗木經濟”轉向“山水經濟”,溪口鎮(zhèn)十多個自然村正在摸索經驗,斑竹村做特色民宿、榆樹楊村發(fā)展藍莓基地、直岙村引入房車露營,一村一策因地制宜。奉化市整合了一億多元涉農資金,對轉型項目給予重點支持,讓綠色發(fā)展成為日后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