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鏈接 |
這幾天,德惠市五臺鄉(xiāng)治田村農民陸興玖很忙。天剛亮,他就趕到苗木林里忙活起來,除草、嫁接、剪枝。干完自家的活,他又趕到其他苗木種植戶的地頭進行田間技術指導。此外,他還要接待外地采購商,組織種植戶起苗裝車,常常忙到深夜。
23日,記者走進陸興玖的苗木種植園,只見嫩綠的小樹苗足有1米高,緊湊有序地排列在施過有機肥的地里。“你看,這邊種的叫王族海棠,拇指粗細的一株能賣到4塊錢;那邊是紫葉稠李,不僅樹形好看,而且開的小花很香;再往那邊還有大葉丁香樹、金葉榆和蘋果樹,有十多個品種呢。”陸興玖告訴記者,當地發(fā)展苗木種植產業(yè)始于10多年前,6年前,他也加入到這一行列。“種植苗木雖然辛苦,但經濟效益也高,是種苞米的10多倍。”陸興玖介紹,樹苗價格不一,貴的每株能賣4塊多錢,便宜的也能賣1塊多錢。他種的12畝地能出40萬株苗木,除去樹種、農資和人工等成本,一年可凈剩30萬元左右。
看到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五臺鄉(xiāng)種植苗木的人越來越多,種植面積也越來越大。“苗木好侍弄,種植成本不高,經濟效益好。但就怕產量多了找不到市場。”這是所有苗木種植戶的“豐收煩惱”。
如何破題?陸興玖決定,成立合作社。“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還要打造品牌。”三年前,陸興玖組織十幾戶農民,成立了德惠市綠星苗木種植專業(yè)合作社,采用統一選種購種、統一施肥收割、統一銷售的模式,形成從種植到銷售的保障體系。
苗木種植管理和銷售旺季在“十一”前,一年有三四個月的農閑時間。但作為合作社的負責人,陸興玖可閑不住。農閑的多半時間,他都在跑市場。“如今,我們合作社的苗木不僅賣到省內的長春、松原等地,還接受來自祖國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區(qū)的訂單。春秋兩季,很多外地大掛貨車來上門取貨。”陸興玖說。
下一步有何打算?陸興玖說:“明年合作社打算流轉更多的耕地,進一步擴大苗木種植面積,接更大的訂單。”此外,他還琢磨著建兩棟溫室大棚,“在棚里種樹苗,不受季節(jié)限制,一年四季都能有產品出售。把小苗移栽到塑料營養(yǎng)缽里,作為觀賞植物出售也不錯,價格至少能翻兩番。”
推薦閱讀:楝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