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鏈接 |
目前,全國苗木種植面積2000萬畝,產能過剩,去庫存壓力巨大。尤其是,在過去及今后較長一段時期,國內經濟運行很可能面臨L型走勢,期待此前市場需求火爆場面重現(xiàn)并不現(xiàn)實。
種什么都能賣、賣什么都能掙,這種市場格局已成為過去式,很可能一去不復返。怎么辦?
苗木生產種植者不能主導需求,但是,并不意味著對改變供給也同樣無能為力。面向未來市場,苗木種植者需要強化政府倡導的供給側改革意識。這是當天在論壇上發(fā)言的兩位嘉賓的主要觀點。
“在我們成都,有超過10萬畝桂花,銷售壓力一直很大。但我覺得不是需求萎縮了,而是供給側出了問題。桂花大苗可作為行道樹使用,但成都桂花苗的分枝點基本上都是1.5米,而省住建廳出臺的相關標準在2.2米以上,用不了。行道樹用量巨大,但因為分枝點不夠標準,一下堵死了一個廣闊的市場入口。”四川省花卉協(xié)會常務副秘書長朱廷樸說。
朱廷樸是當天發(fā)言的另一位嘉賓。他說,不僅在成都,其實整個四川、廣西的桂花,市場前景都不容樂觀;同樣,華北的速生白蠟、法桐、金葉榆等主流品種,存量也都很大。“這些品種,都是好品種,市場前景卻不一定好。”
問題出在供給側。以法桐為例,吳世光提到了一個暢銷不衰的種植案例,足以令人深思。
“這家種植企業(yè)的法桐,分枝點為5米。相同規(guī)格的苗子,別人只能賣500元,他能賣到1200-1300元。區(qū)別不止于此,還有一點,別人500元的苗不一定賣得掉,他的苗貴了一倍多,你還不一定買得到。因為太搶手,市場上緊缺!”
看出來了吧,的確不是需求有問題,而是供給有問題。
“到底什么工程需要這種分枝點為5米的法桐?”吳世光說,“大型廣場綠化建設就急需,特別適合栽種,只是市場上這種苗比較難找。”
據介紹,這家企業(yè)還別出心裁,準備開發(fā)分枝點為7米的法桐產品。“我覺得沒有這個必要,畢竟5米已夠高了,一般特殊景觀營造都能滿足要求。”吳世光說。
在與記者的私下交流中,吳世光強調,現(xiàn)在苗木供給側改革太緊迫了。比如,櫸樹很常見,以其優(yōu)異性能深受種植者、設計師喜愛,目前市場存量也很大。
“不過,很少有人想到,這種高大喬木還可以有其他表現(xiàn)、特殊用途,比如屋頂綠化。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的一位教授已開發(fā)出一種矮化櫸樹,樹高不過1米左右。良好的抗性、剛毅的樹形,種在屋頂也不懼大風,這不是上佳選擇嗎?”
的確,有好苗,一定會暢銷。當前那些砍了當柴火的苗子,基本上也都是小苗、大路貨、跟風種植長起來的。由此看來,對當前苗木行業(yè)而言,供給側改革還真不是一句空話。
專家們強烈呼吁,苗木生產種植者們一定要高度重視大規(guī)格、樹形美、造型獨特、品種珍稀、觀賞性強等理念。在我們身邊,類似的成功案例其實并不少。
四川彩楊農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長城是記者認識多年的好友。10多年前,成都及周邊地區(qū)桂花小苗泛濫成災,不少跟風種植者開始砍苗。此時,出于本能、對砍苗深感痛心的張長城決定挽救一批小苗。
一角錢一棵,他收集了數十萬株桂花小苗。也沒那么多地兒栽種,就幾十棵一束,種在地里,像叢生苗一樣。
10多年后,這批小苗經過精心修剪,長成了大型桂花球,一棵就有5米多高,深受歡迎。尤其是私人別墅、庭院開發(fā)商,對這種體量超大、氣勢恢宏、形狀優(yōu)美的產品格外青睞。采購時,甚至都不問價格,只問數量,“能賣我多少棵”?
目前,這種桂花產品的價格已從最初兩三千元,一路上漲到五六千元。“存量不如以前多了,有點稀缺,再說喜歡的人又多。”2016年夏天,記者再次來到基地采訪時,張長城笑著說,好像不漲價都不行。
在苗市哀鴻遍野的當下,居然還有這種事?算不算業(yè)內奇葩呢?
其實,品種還是那個品種,只是通過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內在價值便得到極大提升。問題是,大多數人都沒有想到。所以,種植者的確需要打破傳統(tǒng)思維,好好想想供給側改革的事兒,而不是僅在嘴上說說。在嵊州的論壇上,吳世光還提到了一個詞,給記者印象極深。這就是:窄冠苗。
以往,我們最喜歡談“冠大蔭濃”,卻極少想過“身材”修長、苗條的窄冠苗。如果是開闊、寬敞的主干道,或者是視野開闊的綠地、公園,冠大蔭濃的喬木固然適用。但是,如果空間不那么大、甚至有些逼仄,比如舊街巷、老胡同等,也希望能夠增添濃郁的綠色氣息,又該如何?這個時候,窄冠苗就可大顯身手了。
不同于“冠大蔭濃”,窄冠苗一致性極高,直沖云霄,氣勢非凡。如果成排成行種植,那種猶如受閱列兵的陣勢,具有極為震撼的視覺沖擊力。況且,窄冠苗還不遮擋視線,種植成景后,行走其間可輕松地一覽無余。與遮天蔽日的樹冠相比,這應該也是一種全然不同的景觀體驗。“窄冠樹還節(jié)省空間,無論是基地種植、長途運輸,還是實景應用,都能極大地提高空間利用率。對生產種植者而言,收益當然也更高。”吳世光說。
同樣,在普通追求直立性的大環(huán)境中,垂枝櫻、垂枝紫荊等別具一格的品種,是不是也值得用心關注?答案無疑是肯定的。
在記者看來,種什么、怎么種,這的確是苗木生產種植者需要重新考慮的問題。畢竟,面對苗市低迷行情,我們都必須清楚一點:作為生產種植者,我們也許不能主導需求,但完全可以改變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