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鏈接 |
夏季騰退困難多
2020年下半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行為的通知》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防止耕地“非糧化”穩(wěn)定糧食生產的意見》兩個文件連續(xù)發(fā)布。2021年年初,浙江的金華、蕭山,及北京部分區(qū)縣等地開始了苗圃騰退。今年初,山東、甘肅、四川等多地耕地“兩非”整治持續(xù)進行,因為苗圃騰退面積較大,還出現了專門挖樹、伐樹的服務機構。
對苗圃來說,夏季復耕很困難,一是高溫,移栽成本高,成活率低;二是銷售淡季,移出的苗子很難賣。但部分前期耕地“兩非”整治推進相對較慢地區(qū)的苗圃,需要在夏季騰退。
苗圃里的精品苗
以山東為例,5月20日,山東省自然資源廳和山東省農業(yè)農村廳聯合發(fā)布了《關于貫徹自然資發(fā)〔2021〕166號文件嚴格耕地用途管制的實施意見》的通知;6月17日,山東省自然資源廳召開推進落實耕地保護政策措施視頻會議,對耕地流出問題提出嚴厲整改要求。
記者查到一個菏澤6月29日發(fā)布的文件,內容顯示,2021年全市耕地流出15.06萬畝,其中流向林地7.42萬畝;流入11.65萬畝,凈減少3.41萬畝。該市要求7月30日前,完成整改任務3.87萬畝。
三令五申禁“一刀切”
在前期整治中,少數地方出現了違背群眾意愿、“一刀切”的現象。為此,2021年9月,浙江發(fā)布了《浙江省自然資源廳關于耕地“兩非”整治“五不準一嚴防”的通知》。“五不準”即不準層層擴大整治規(guī)模、不準違反群眾意愿搞整治、不準擅自擴大整治范圍、不準壓低整治補助標準和不準違反農業(yè)生產規(guī)律耕種。
無論是自然資源部去年發(fā)布的《關于開展2021年違法違規(guī)占用耕地重點問題整治的通知》,還是各省乃至各地市的通知,都明確提出了在耕地“兩非”整治中,堅決防止搞“簡單化”“一刀切”。山東濱州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6月底還出臺了《關于切實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堅決杜絕違背農民意愿、不顧客觀實際、不把握節(jié)奏、不講究方法的強行復耕行為”“堅決杜絕以恢復耕地或土地復墾名義,將林地上的樹木隨意采伐、拔出或破壞”。
耕地“兩非”整治具體執(zhí)行是鄉(xiāng)鎮(zhèn)的政府部門,盡管各級自然資源部門下達了多個文件,在個別地區(qū),雖有土地租賃合同,仍發(fā)生了強行砍伐苗圃樹木的事件,大的面積上百畝,樹木胸徑有十幾厘米,苗圃損失很大。
復耕補償資金壓力大
為什么個別地區(qū)頂風違規(guī)整治?山東某地自然資源局的一份文件指出了兩個原因,一是部分區(qū)縣重視程度不夠,進展緩慢。由于啟動晚,又有復耕任務壓力,工作上簡單粗暴。二是整改復耕資金壓力大。林園地等整治復耕,涉及地上附著物補償,各縣區(qū)財力相對薄弱,項目實施資金壓力較大。
植物營造的美麗景觀
記者了解到,對于保障糧食安全、苗圃土地的復耕,絕大多數苗圃經營者是理解和支持的。加之全國綠化苗木供大于求,通過復耕清理一部分庫存,對苗木行業(yè)的長遠發(fā)展也是有益的。持反對意見的,除個別地方工作簡單粗暴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沒有補償或補償太低。特別是規(guī)模化苗圃,投入大,投資時間長,不少還是貸款,復耕地里的苗子又很難銷售,資金壓力很大。
在實施過程中,也是經濟條件好的地方補償相對較高,推進順利。比如浙江金華,有的苗圃每畝拿到了1.3萬元到2.6萬元的補償,北京通州、房山等區(qū),每畝的補償在2萬元左右。也有每畝數千元不等的,比如江蘇沭陽、浙江蕭山,西部地區(qū)還有一畝補償500元的。
復耕補償標準待明確
6月份集中開始的耕地整治,山東的十幾個地市都在進行,從各復耕苗圃了解到的消息,有些說的是每畝補償500元,還有些正在協商。到底該怎么補償?有什么依據沒有?
浙江的要求是:制定“兩非”整治補助政策和標準時,實施“兩非“整治工作時,原則上應參照征收集體土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標準、補償方式執(zhí)行,需要評估的按評估結果確定合理的補助標準,不得壓低整治補助標準。補助要及時支付給農民和農業(yè)生產者,嚴禁未補助先實施。
去年4月,江蘇宿遷市發(fā)布了《宿遷市人民政府關于公布征地涉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標準的通知》,規(guī)定生產性花木苗圃,凡可遷移的,按每平方米11元計算遷移費。不能遷移的,按每平方米13元給予補償。
如果參照浙江、江蘇的補償標準,每畝補500元明顯偏低。在山東省自然資源廳官網上,有多個征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標準的批復。其中批復的臨沂市補償標準共設立24個大項95個小項,細化新增房屋、溫室、水井、地面/道路硬化、魚塘藕塘等原有補償條目9項。從第21小項看,僅苗圃苗木每畝補償標準是7000元至12000元。
菏澤也有批復文件,林木類補償標準如下:
(圖片由宋波提供)
中國花卉報作者:小松;編輯,制作:李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