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鏈接 |
本次展覽匯集了來自武漢、上海、北京等地的傅中望、史金淞、賀棣秋、王思順4位當代中青年雕塑家的近20件雕塑作品。這些雕塑展品與我們常見的傳統(tǒng)意義上的雕塑作品大異其趣。四位藝術家獨特的藝術經(jīng)歷,差異化的視覺敘事,鮮活、鮮明的個性化語符給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著名雕塑家傅中望參展的《物以類聚》,一改他以往的“榫卯結構”風格,雕塑主體變成了一塊幾何形狀的大磁鐵,上面吸附著各種鐵制的工具、零件、日用品、辦公用具等。觀者可根據(jù)自己的意愿,將這些物件拋出,使其在磁鐵上任意造型。據(jù)稱,這類“核心在于人和物彼此發(fā)生作用及影響的作品”,被稱之為“互動雕塑”。
現(xiàn)居上海的賀棣秋以一組樹脂材料的《夢游癥A》人物雕塑,表達人性中“文明”與“暴力”的關系,帶有很強的社會敘事性;史金淞的《散件裝》則是在展廳的一面白墻上,通過“混搭”組合,極規(guī)整地排列了日常生活中的不銹鋼具件;最令人稱奇的是來自北京的王思順,這位1979年出生的藝術家的參展作品《錯誤的身體》,則是用一塊黃金咬出的一個人形……
本次展覽學術主持冀少峰介紹說,對于當代雕塑而言,雕塑門類的特殊性和身份特征在當下顯得愈來愈模糊,雕塑的空間形態(tài)和內涵正在逐步被消解,以至于人們已很難區(qū)分雕塑與裝置的界限了。但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是,一個更加開放和自由的當代雕塑則吸引著更多人去放飛想象,表達思想,進行社會批判。而雕塑邊界的不斷突破與拓展,恰恰是當代雕塑能不斷獲得前行的動力所在。
據(jù)悉,本次展覽至5月11日結束,觀眾可免費參觀。
王思順用牙咬出來的黃金雕塑《錯誤的身體》。
藝術家:是否看懂取決于觀者認知
這些帶有探索性的當代雕塑究竟想表達什么?參展的藝術家并沒有給出答案。觀者也各有看法,觀展的蕭正女士說,生活中很普通的東西通過藝術家的表現(xiàn),不僅產(chǎn)生了美感,而且被賦予寓意,更注重內心的表達,引人思考。不過,面對這些展品,也有不少觀眾表示“看不懂”、“難以理解”、“大大超出關于雕塑的想象”。
面對觀眾的疑問,傅中望說,“生活中往往充斥著各種復雜的關系,應對或吸引,逃避與排斥,相聚和離散,我們可以選擇不同的方式,《物以類聚》會帶給觀者帶來怎樣的感受,取決于參與者各自的認知。”
王思順則稱,“黃金具有宗教感和神性,人在咬塑過程中,會留下痕跡和溫度。”他在有意把自己的雕塑和人們久已習慣的雕塑認知拉開距離,“把雕塑做得不像雕塑”,從而完成自我的一次次顛覆,尋求自我的個性解放道路。597苗木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