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鏈接 |
春風吹拂,林濤聲聲。早春的黃小麗特別忙,一大早就和家人扛上鋤頭、鐮刀,爬上山頭種樹,護理樹木。
今年38歲的黃小麗,已有12年“樹齡”,是上思縣那琴鄉(xiāng)遠近聞名的造林“女狀元”。12年來,她以山為家,以樹為鄰,與丈夫一道,在山上種下經(jīng)濟林1000多畝,還帶動鄉(xiāng)親們造林8000多畝,把山林建成了自己的“綠色銀行”。
1991年,黃小麗與青年吳宏光喜結連理。成家后,黃小麗一直在縣城打工,丈夫在外做小本生意。盡管解決了溫飽,但難以致富。
上思縣地處十萬大山腹地,上世紀九十年代,隨著森林管理體制管理方式的轉變,不少人錯誤地認為山林分到各家各戶管理,“自家”林木可自由砍伐,因此只砍不種,茂密的山林很快稀疏下來,綠色在逐漸消退。
奔忙中,黃小麗看到疏殘林、茅草坡逐漸增多,林產(chǎn)品的價格逐年攀升,憑借多年打工的經(jīng)驗,她覺得利用荒山造林應該是一條致富的門路。夫妻倆不謀而合,決定離家不離鄉(xiāng)發(fā)展山區(qū)經(jīng)濟林。1998年春,兩人一道把鋪蓋搬到自家責任山上安營扎寨,墾荒育苗、造林,創(chuàng)建了“三八綠色工程”基地。
荒山雖大,要種什么樹,如何種植和護理樹木卻成了難題。
一年后,黃小麗自費到區(qū)農(nóng)科院學習苗木栽培科技知識,還多次邀請區(qū)農(nóng)科院教授、專家和縣林業(yè)局的技術人員到基地做技術指導,逐漸掌握了施肥、除蟲等造林技術,也確定了營林結構。于是,她拿出打工掙來的8000多元積蓄,到區(qū)農(nóng)科院買來了4萬株肉桂樹苗。當年共種下玉桂、八角120畝、育苗80畝,兼種龍眼、荔枝各100多棵。
由于種植科學、護理有方,樹木和苗木長勢特好。2002年,肉桂的葉子能收獲了,當年收入2萬元錢,收獲了“綠色銀行”的第一桶金。長勢良好的樹苗也吸引不少群眾前來購買,2003年,僅育苗一項,收入就多達45萬元。
靠山吃山,為了方便育苗護林,黃小麗在基地上建了一棟二層的鋼筋水泥樓房,真正把家安到了山里。
看到山林越來越綠,黃小麗造林的決心更大了,又到本鄉(xiāng)聯(lián)惠村承包了450畝荒山,全部種上了經(jīng)濟林。
為促進造林,她與丈夫做了明確分工。她負責苗木管理、帶領工人育苗、植樹、施肥鋤草和除蟲,丈夫則買了一臺拖拉機,為購買種苗的農(nóng)戶送苗木、送技術。這些年來,黃小麗每天帶著長期聘請的5名工人,在山上揮汗如雨。春種繁忙季節(jié),她請的工人多達10多人,起早貪黑,播綠護綠。
到2009年末,黃小麗家里種植的八角、玉桂達300多畝,其它林木1000多畝,還擴種甘蔗120畝,養(yǎng)魚120畝,年純收入約20萬元。今年頭兩月,她養(yǎng)魚的收入多達2萬多元。她成了方圓幾十里聞名的造林能手、致富能人。
致富后不忘眾鄉(xiāng)親,黃小麗花了2萬多元,修建了一條進山道路,方便群眾進山生產(chǎn)、運送山貨。還長期免費為附近群眾提供種樹、種蔗等技術指導。在她的帶動下,周邊群眾植樹造林的面積逐漸增多,綠色染滿了荒山。
由于造林工作成績突出,2004年,黃小麗創(chuàng)建的“三八綠色工程”被評為自治區(qū)“三八綠色優(yōu)質工程”。2006年以來,她先后被評為廣西十大造林女能手、全國“雙學雙比”女能手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