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鏈接 |
臨澤鴨暖鎮(zhèn)張灣村有一位名叫陳小霞的婦女,從2012年開始,發(fā)展苗木產業(yè),如今已是臨澤縣遠近聞名的苗木種植女能手。
見到陳小霞時,她正在組織農戶在地里栽苗。這位39歲的農村婦女,與苗木結緣已經有三個年頭了,并成立了臨澤縣萬里青專業(yè)合作社。
說起發(fā)展苗木的想法,還得從三年前的一次看新聞講起。陳小霞有一次看新聞,了解到國家對生態(tài)建設越來越重視,隨著西部大開發(fā)的建設,一些城市的景觀綠化被日已提上城市規(guī)劃發(fā)展日程,苗木行業(yè)將迎來蓬勃發(fā)展的春天,她似乎看到了苗木發(fā)展的廣闊前景,所以開始種植苗木。
在這種想法的推動下,陳小霞先從網絡、電視等媒體學習相關知識和技術,獲取苗木種植信息和市場信息,隨后赴西安楊陵、安徽阜陽、寧夏固原等地學習取經,為發(fā)展苗木產業(yè)做準備。
考察時,陳小霞發(fā)現,高峰竹柳這種苗木在當時很暢銷,按一畝地8000株來算,每年的純收入都在1萬元左右,于是,2012年春,她投資15萬元,試種了50畝。可沒想到,首次試種就讓她遭遇了挫折,由于在承租土地時,沒有考慮土壤因素,租的河灘地不適合種植苗木,加上技術還不成熟,苗子成活率只有30%。
技術不成熟,土壤不適合種植苗木,導致苗木成活率低,當時她都失去了信心,也非常悲觀。“當時就在想既然自己已經選擇了這個行業(yè),就必須堅持下去,再拼一把”陳小霞說。
面對打擊,陳小霞沒有放棄。而是采取有效的補救措施,盡量挽回一些經濟損失。陳小霞在苗木成活率差的情況下,仍然精心管理,成活的苗木長勢還是比較好,后來又補栽了一些經濟農作物,把一年的工錢收回了。第二年的時候,成活率雖然還是差,但成活的苗木長勢相當好,也賣了錢。
隨著經驗的積累和技術的成熟,陳小霞的苗木生意越做越好,為進一步做大做強苗木生意,2013年,她聯合周邊20戶農戶注冊資金1000萬元,成立了臨澤縣萬里青苗木專業(yè)合作社。但在這個時候,讓她頭疼的問題來了,資金短缺讓她望而卻步:苗木不能作為固定資產,所以不能做抵押。
為解決資金難題,陳小霞一方面積極爭取項目政策支持,一方面多方籌措資金,才使合作社順利成立。合作社成立后,陳小霞按照“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對苗木實行統(tǒng)一種植、統(tǒng)一技術指導、統(tǒng)一銷售,當年的經濟效益就提高了一倍多。
“陳小霞的帶動對我村的產業(yè)結構調整起到了很好的帶動作用,也對廣大農戶增加收入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臨澤縣鴨暖鎮(zhèn)張灣村黨支部副書記閆紅說道。
臨澤縣萬里青苗木專業(yè)合作社社員劉光聰去年加入合作社,至今總共種了15畝苗子,每畝地好些能賣到1萬,一般些也在5000-8000元,利用閑暇時間,還能在合作社打工,每月的工資能拿到5000-6000元。
為了拓寬經營范圍,她根據本地比較干旱,風沙較大的地理特性,先后從新疆呼圖壁縣引進紅葉海棠和王族海棠兩個彩葉樹種12萬株,通過栽種實驗,成活率達到85%,她打算以后苗圃主要以彩葉樹、造型樹和鄉(xiāng)土樹種為主要的發(fā)展方向。
經過不斷探索努力,陳小霞在本地種植彩葉樹種獲得成功,2014年,萬里青苗木種植基地被市林業(yè)局審定為市級海棠良種繁育基地。
截至目前,她的合作社種植的品種主要有紅葉海棠和王族海棠,河北楊、花灌木、丁香、牡丹等,總共30多個品種,主要供應張掖、臨澤、酒泉、嘉峪關這些地方的綠化工程和一些景觀工程,經濟效益除去所有的成本,收入能達到50-60萬元。
面對成績,陳小霞沒有滿足,今后,她還有更大的夢想。
“希望通過我們自己的努力,萬里青苗木專業(yè)合作社能在短短幾年內,發(fā)展成在河西一帶最專業(yè)、最具有影響力的規(guī);缒旧a繁育基地。”陳小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