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商鏈接 |
記者從云南大學獲悉,該校及與國內外合作的45名研究人員首次闡明了百年來植物學界的一個謎題:在歐洲及北美已絕滅的珙桐、水杉、銀杏等眾多植物,為何幸存于東亞?國際權威期刊《自然通信》(Nature Communications)近日發(fā)表了這一研究成果。
據了解,云南大學與重慶大學、成都生物研究所等機構的同行,以及國外相關領域的專家通力合作,完成了題為“判定東亞孑遺植物長期穩(wěn)定的避難所”的研究。
在古近紀至新近紀甚至更早地質年代,有眾多孑遺植物分布在北半球,但從第四紀以來,這些植物從歐洲及北美離奇消失。研究人員從收集化石記錄數(shù)據著手,整理了3192個有關植物在全球的化石地理分布點,將133屬的442個植物物種確認為當今東亞孑遺植物后,他們對這些植物在15個國家的當今分布作了實地野外調查,并與標本館的資料、數(shù)據相結合,摸清了當今東亞孑遺植物的分布格局。
研究團隊還發(fā)現(xiàn),這些孑遺植物在2.1萬年前的最終冰期最寒冷期,以及約6000年前的中全新世期,最適合生育的地域是東亞亞熱帶、暖溫帶地形復雜的濕潤山地,這與現(xiàn)今的分布地域一致。在全球氣候急劇變化的情況下,中國西南地區(qū)及越南北部為這些植物在氣候上提供了長期穩(wěn)定的避難所,這些孑遺植物往往幸存于陡峭山坡、絕壁、石灰?guī)r山地、河岸、山溪等生境。為維持在未來急劇變化氣候條件下的生物多樣性,研究人員還對新建孑遺植物自然保護區(qū)提出了有科學依據的緊急建議。
推薦閱讀:金葉女貞